近期,陜西省漢中市3201醫院影像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探討血管壓迫性三叉神經痛的MR仿真內鏡重建(MRVE)技術對責任血管的評估價值。研究指出,運用MRVE技術能夠為臨床提供在一定空間范圍內三維可視化圖像,可作為術前評價重要的輔助工具。該文發表在2015年第10期《臨床放射學雜志》上。 對57例三叉神經痛患者采用雙激發平衡式穩態自由進動序列(3D-FEISTA-C)掃描,經原始圖像及
近期,陜西省漢中市3201醫院影像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探討血管壓迫性三叉神經痛的MR仿真內鏡重建(MRVE)技術對責任血管的評估價值。研究指出,運用MRVE技術能夠為臨床提供在一定空間范圍內三維可視化圖像,可作為術前評價重要的輔助工具。該文發表在2015年第10期《臨床放射學雜志》上。
對57例三叉神經痛患者采用雙激發平衡式穩態自由進動序列(3D-FEISTA-C)掃描,經原始圖像及MRVE分析判斷責任血管與神經的關系,將45例與微血管減壓術(MVD)結果比較對照,一致性檢驗采用Kappa分析,并計算出原始圖像及運用MRVE技術在檢測責任血管的敏感性、特異性、陽性預測值及陰性預測值。
57例采用3D-FIESTA-C聯合MRVE顯示血管神經無接觸5例,接觸13例,壓迫39例;責任血管為小腦上動脈43例,巖靜脈8例,椎基底動脈4例,小腦前下動脈2例;其中責任血管為兩支者5例;接觸及壓迫部位發生于神經出腦干段45例,腦池段12例。57例中45例3D-FIESTA-C及聯合MRVE顯示血管神經接觸及壓迫、責任血管以及壓迫部位與MVD術中所見一致性檢驗(K值分別為0.325、0.639)。運用3D-FIESTA-C及聯合運用MRVE技術檢測責任血管的敏感性分別為88.89%、97.78%,特異性分別為33.33%、58.33%,陽性預測值分別為85.11%、89.80%,陰性預測值分別50%、87.50%。
相關鏈接:http://med.wanfangdata.com.cn/Journal/lcfsxzz.aspx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復制、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17-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