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描述的是3例壞死的上頜中切牙施以牙髓再生治療后牙根持續發育,牙本質壁增厚并通過冠向通路的頸環水平生物學修復,2例通過X線進行確定,1例通過臨床檢查確定。
這篇文章描述的是3例壞死的上頜中切牙施以牙髓再生治療后牙根持續發育,牙本質壁增厚并通過冠向通路的頸環水平生物學修復,2例通過X線進行確定,1例通過臨床檢查確定。
2名患者的3顆上頜中切牙由于外傷引起牙本質和釉質的折斷進而導致牙髓壞死。所有牙齒施以單次或多次的牙髓再生治療。
5年和9年的隨訪結果顯示,所有牙齒表現出相似的牙根持續發育,牙本質壁增厚以及較寬大髓腔入口窩洞處的硬組織生物學修復。在9年隨訪的病例中,因存在無法接受的牙齒變色,將硅酸鈣水門汀去除。通過顯微鏡可觀察到硬組織的生物學修復,可檢測到軸壁的持續性,位移阻力以及可能存在的縫隙。修復組織呈黃色,表面帶有一些不規則紋理的棕龕,并未檢測到縫隙,通過固定的一條白線與穩固的與軸向牙本質壁相連接并抵抗著所有施加的位移阻力。牙齒在內漂白后采用粘接復合樹脂進行修復。10年隨訪顯示,患者的美學滿意度較好,軟硬組織愈合穩定。
原始出處:
Chaniotis A, Petridis X. Cervical Level Biological Repair of the Access Opening after Regenerative Endodontic Procedures: Three Cases with the Same Repair Pattern. J Endod. 2019 Aug 22. pii: S0099-2399(19)30506-0. doi: 10.1016/j.joen.2019.07.003.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復制、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17-0056